您的位置: 主页 > 考研 > >本文

28岁博士毕业即获聘211大学教授博导的一点冷思考

发布时间2019-10-08 22:07   来源:新浪    作者: 匿名  
导语: 本文是网友投稿,经过匿名编辑发布关于"高考出分后 这样整体规划留学性价比高更高"的内容介绍

91年女博导,也许有朋友第一次听到这种消息感觉都炸了。

惊诧者有之,钦慕者有之,嫉妒者亦有之。

而更多高校老师也就是一句感叹:

“哎呀,我都三十好几了,还在为一篇核心期刊发愁,看看人家,啧啧啧。”

的确,在眼下这个官媒自媒混在一块儿到处趴活的时代,这种题材很吸引眼球。

但是千万不要以为这就是个例,以后几年,这种事情可能会经常出现了,不能说雨后春笋,起码也是司空见惯。

何以见得?先申明,我既不是搞科研的,也不是学生物的,我也不关心背景和八卦,我就凭我的工作经验给题主讲讲这现象背后的原因。

高校学科建设疯狂割菜背后的真相

学科评估与人才争夺这点不可不谈。

首先,30不到可以当博导,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讲都很厉害的,她个人的努力与成绩绝对不容否定和质疑。

也正是因为其本身甩开同龄人的优秀与成绩才让她有了这种机会,这一点我们必须首先要肯定与赞扬。

但在此之外,一个博士年纪这么轻就可以直接当博导,她的成绩是否真的到了教授与博导应该有的层次了吗?

首先得明白高校为啥要这么干,它的动机是什么。

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讲,学校之所以这么干,看上去好像是主动自愿的,美其名曰求贤若渴、培养人才,其实完全是被逼的,被学科建设与评估的形势逼的。

不在高校工作的朋友可能不大清楚,几乎每所高校都有一个行政机构叫做发展规划处,简称发规处。这个机构的工作就是给未来学校的发展——通常以一个五年计划为周期——提要求、定目标、做规划。

发规处下面有很多科室,其中最重要的科室之一就是学科建设科。因为学科是学校进行教学、科研、培养人才最基本的学术分类和组织单元,高校管理圈有句俗话“得学科者,得天下”,说的就是这个事儿的重要性。

当然也有更重视的学校,会把学科建设部门独立出来,甚至归并到研究生院(这一点其实就是很强的暗示,学科建设与科研的结合程度远比与本科教育的结合程度要更为密切)。

学科建设的主要目的

四个字,学科评估;

八个字,一切为了学科评估。

那么学科评估是个啥呢?说白了,就是对所有高校以及部分学术机构的一级学科发展水平进行“排名”。

我们国家的学科分类有三级。

第一级叫做学科门类,目前我国将所有学科打包划分为十三个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

第二级就是在这十三个门类之下,再分成111个一级学科,这是教育部有规定名录和代号的,不能随便动的,比如说医学门类下的基础医学(一级学科代号1001);

而我们平时常挂在口边的所谓专业,其实是二级学科,比如说基础医学下的免疫学。

学科评估是谁推进的?

教育部学位中心(全称: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这个机构有一个绝对真理的名字,但其实只是一个直属事业单位,存在于一种半官方、半企业、半事业的模糊地带。

但是这一切都不要紧,他有一样威力惊人的秘密武器就是学科评估,我刚才讲了,因为它带有“排名”属性。但之所以要打个引号,是因为理论上来说,我们国家官方一贯以来是反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排名的。

所以,长期以来,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各种国内外高校排名都是私人排名,也许官方偶尔也会看一眼,做做参考,但是没有一个会得到承认。

当然,官方不排不代表大家就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了。985、211工程其实就是变相的排名,把投入分一分,只不过90年代原来整体的高等教育基础还比较薄弱,管不到一两百名以后的学校,先让前面的吃饱再说。

最近十几年来,上面终于明白过来了,靠出口裤衩背心袜子要在国际舞台上和老外搏斗是不行的,一定要靠发展自己的核心尖端科技,占领产业高地,所以才提出大力发展教育强国,首当其冲就是高等教育,原来的培育体量显然不够了。那么,投入多了势必也面临一个更为复杂的分配问题。没有参考是不可以的。

你要再搞一个全面的排名或者变相排名的东西,最合适的单位是高等教育司,但是高教司基于我之前提到的原因,知道这是一块烫手山芋,并不直接负责。

这才轮到学位中心这样一个机构来进行操作,他很聪明,知道自己不是主管部门,是第三方,所以只抓了一个切入点—学科,而不是全面的评估。

现行学科评估方式与影响

现行的学科评估采用自主参评、主客观相结合的方式,自本世纪初以来一共搞了四次,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2017年12月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涵盖了95个一级学科点(因涉密原因,不含军事学门类下的16个学科点),共有513个单位的7449个学科参评。

它使用了依据百分位段划档次的概念(前2%或前两名为A+,前2%-5%为A,前5%-10%为A-,10%~20%为B+,20%~30%为B,以此类推,分9档公布前70%,70%以后的不公布)。

既给你排了,又不说太清楚,避免争议和恶性竞争,你只要知道自己这学科的水平大概在某个档次就可以了,美其名曰以评促建,参考为主,不作为资源分配的依据。

可能么?绝对不可能!

首先,学校不能自行逆向计算,也不知道业内专家的看法。

我是否能取信你的结果不受高层意见的影响和调整?我还能否对评价中出现不合理的地方提出我的意见?

学校一提意见,你就反问依据呢?学校哑口无言,他是没有依据,因为你不公布权重,我连算都不会算,你也不说专家意见,我连对质都不知道找谁。

当然,对于不公布权重的原因,也有说法。解释说是为了引导注意力到基本教学和科研质量,要“破四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不要引起学校的恶性竞争和功利性,只盯着那些权重高的指标做文章?

哪个校长不是十几年科研出身,讲师教授院长一路做上来的,科研管理中哪几个核心指标是兵家必争之地那还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么?你说与不说,他都要拼了老命去搞。

此外,教学固然要抓,破四唯肯定也是对的,但是国家着急要上大项目的时候,要产出的时候,要搞大新闻在国际上亮相的时候,要做一切实际和立竿见影的事情的时候,可从来不会问高校破四维破得怎么样?

讲到底,分配规则并没有变,展示一个单位真正核心实力的还是那些带头衔的人、论文、项目和产出。学校是愿意破四唯、正风气的,但是破四唯并不意味着我不争取不进步了。毕竟校长有他的责任和压力。

学位中心在制定这个政策的时候,明知道你要树立的某些标准与学科和老师真正的切身利益是不一致的,你还要把它们硬塞进去(本来这都是教学评估应该做的事,学科评估是竞争性评价,就等于会考和高考的差别),趁评估的威势让他们不得不做、勉强着做、为难着做?

其次,就算这些都不计较,就按你的游戏规则来,反正朦胧主义和瞎子摸象对大家都是一样的,评估结果是否就单纯是个参考呢?

这几乎最接近官方看法的国家排名了。各级地方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没有能力也不可能搞一套自己的评估体系,在他们眼里,这就是教育部的排名。

这些年地方上也富裕了,有两个闲钱可以响应国家号召投资投资教育,到了分钱的时候最保险的办法就是看学科评估,无数眼睛就盯着这个不放,所谓的不作为资源分配的依据完全沦为一句空话,不但要看而且还要作为主要依据看,猛看、狠看、天天看,恨不得背下来。

第四轮学科评估影响巨大

当然,前三轮学科评估的压力还没有这么大,当时很多学校也以为第四轮也差不多。那绝对是脑子慢半拍,前三轮的确是给你自己照照镜子,因为国家还没钱给,也没有新的规划,无非就是老一套的格局。

但2013年提出“双一流”建设以来,中央和地方开始大撒钱。尽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名单原985高校几乎悉数入选,仍有湖南大学和东北大学两所学校落选A类,降入B类,也算颜面扫地。

而其他的高校呢,连争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资格也没有,他们的目标是争取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资源。

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一出来,好一批老老实实登记,学科发展原来是啥情况就是啥情况,没有任何包装和整合的院校那简直就是惨不忍睹,而且这类学校还呈现地区性扎堆的现象。最典型的就是山西和山东,山西全境无一A类学科,山东除山大、海洋、石油等少数几所部属高校外,其他省属院校也全部止步B类。

当然,赢家也是有的。那些嗅觉正常的高校校长,表面上都说自我检查、自我调整,其实底下早就暗流涌动了。清北复交的领导是不会发愁的,反正我地位在那里,有多少个A类学科都志在必得,问题只是A+学科多少而已。

真正着急的是一大批中间的学校,长期温吞水,临时抱佛脚想拿个B类都是很费劲的。学科评估主要评个啥?无非就是人才、项目、论文、获奖这些可量化的东西,再加上同行专家评价。

学科评估一旦失败,屁股底下椅子都要坐不稳,弄不好历史上还要记一笔,学校在XX校长主政时期因学科评估失败丧失了一次良好发展的机遇。

很多学校对外就开始拼命跑关系、拉项目、四处撬人,对内则拼命整合学科资源、催论文、抓产出。据说第四轮临有效数据收集截止之前有的学校校领导紧张到每天看一次日报汇总的程度——没前途的学科不参评!

论文项目资源拿来给其他交叉学科用;两个势头差不多的好学科也给我合并!分开都只能得B-,并、并、并,并了就有B+,能不能混个A-,我再看看别的学校的情况,由此也衍生出一大批数据公司和学术情报机构赚得盆满钵满。

诸如此类,就这么杀红了眼地干,第四轮结果一出来,算是如愿以偿,圆满完成任务。尝到甜头的学校皆大欢喜,整合力度不足的学校暗暗惋惜,啥也没干的学校捶胸顿足。

学科存亡背后的人才争夺战

在这一系列的动作背后,明眼人都能看到,关系学科存亡最重要的就是人才了。因为项目、论文、其他产出等等都是依靠人才这项基本资源的,所以学校之间最疯狂的就是互相挖人。

近几年各发达地区高校动辄开出一两百万年薪,上千万科研经费,一大笔安家费,还解决户口、配偶工作、子女随迁问题,就可见其渴求程度。经济不好的地方也就只能坐着干瞪眼,在功利的指挥棒下,他们能做的非常有限。

有朋友不禁要问了,为啥不直接挖两个院士、长江、杰青,而要这么搞?

不是他不想,是没有。现在各个院校对高端人才的看管程度说句难听话比看犯人还严格,不到万不得已,是绝对不放人的。

NBA还有个转会制度呢,什么交换选秀权之类的,学校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只进不出,尤其是第五轮学科评估马上又要开始了。

国家实际上也注意到了一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为了保护资源原本就不发达的地区,避免恶性竞争,对长江及以上人才的流动做了很多限制,这客观上的确增加了学校挖人的困难,缓解了一下目前的乱象和尴尬的局面。

但长期来看,现在已经是市场经济,学者也是人才市场的一员,你绑得了他的脚,绑不了他的心。

挖现成的这么困难,于是盯上年轻有前途的学者了,这也就是是说,竞争的激烈程度又上一层楼了。

结语

看到了这个问题的本质,也就根本不会奇怪出现这样的现象了。

你就会明白,这位28岁的女博导,她的成长和达成成就的环境与几十年前杨振宁、李政道摘得诺贝尔奖的环境是完完全全不一样的。

后者是天才青年遇到了科学百花齐放、自由芬芳的时代。

前者?我们还是留给时间去做评判吧。

本文网址: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所有权归现代教育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现代教育网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